古氏宗祠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的所在地,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本报记者 孙俊军 摄
本报讯 为充分活化利用我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我市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本土红色资源,更好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推出4条红色教育现场教学路线,分别为“传承珠纵精神”的五桂山路线、“传承全民抗战精神”的火炬开发区路线、“牢记军民鱼水深情”的南朗镇路线、“弘扬抗战革命精神”的三乡镇路线,每条路线还安排了一到两名市委党校教师担任现场授课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用好本地区红色资源,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工作要求,我市结合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将上述4条现场教育路线作为重要载体,在开展“集中学习研讨”“支部书记轮训”“案例学习”等主题教育活动时会统筹安排现场教学课程。各镇区各单位也可以结合自身主题教育的开展情况,自行与市委党校授课教师对接,商定现场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每条线路参观时间预计在半天左右。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校,认真梳理我市现存革命遗址、历史资料等红色资源,并深入开展实地考察调研,最终形成了4条现场教学路线。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介绍,中山有100多处红色革命遗址,涵盖了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次精选的4条线路,既体现当年红色革命遗址特色,也融入了当今的绿色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元素,实现从历史到现实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