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锅黄骨鱼

老醋茼蒿

金鼎牛肉

甜酒汤圆

小炒肉


苗寨烧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山的湘菜馆异军突起,街头巷尾食街食城,总有一间或大或小的湘菜馆坐镇,还见过一处颇有特色的湘菜餐厅,连名字也懒得想了,直接开门见山叫“湘菜馆”。不过湘菜虽然辣得过瘾,但食材用料等一直给人不太新鲜干净的印象。而这次厨邦美食特搜带我们去的华力街湘宴会,却是湘菜馆的一个“异类”,不仅猪肉会选用壹号土猪,连调料,也多采用本地名牌厨邦出品。
要选土猪肉,才有苗寨味
说起湘菜,不得不提小炒系列,小炒肉小炒豆干小炒河虾小炒黄牛肉,好像什么都可以拿来小炒。不过本来小炒就是一个很农家很家常的做法,却偏偏能凭借不矫情不过于修饰的香辣滋味闻名全国。据湘宴会的大厨介绍,看似简单的小炒肉,其实也有讲究,例如选肉,就必须选五花肉加瘦肉,两者搭配。而店里所选的,则是壹号土猪的猪肉,五花肥肉分明,瘦肉瘦而不韧。大厨说,炒的时候,要放少许油爆出五花的油来,令其肥而不腻,肥肉也变爽滑;随后要加入厨邦老抽上色,再和辣椒一起炒,那么整个小炒肉,才能色香味俱全。
不过相比起常见的小炒肉,我对苗寨烧肉更感兴趣。难得会有苗寨的菜式以新鲜的猪肉来制作,恐怕这个菜在当地,也是新年等大时大节或喜庆宴席才会出现。所以湘菜大厨,对这个菜一点都不敢怠慢,选用壹号土猪五花肉来做,因为它无论从口感味道上,都更贴近湘西苗寨自家放养的土猪;五花肉先用清水煮熟,再炸,然后切丁,以辣椒、豆豉、厨邦蚝油、厨邦酱油、厨邦鸡粉、姜等拌味,再将其蒸。从制作的方法就可以看出,这个苗寨烧肉并非广东人所讲的烧肉,而是更接近红烧肉。入口豉香浓郁,香辣刺激,厨邦各种调料的味道,早已荤香渗透,入味其中;五花肉看起来完整无缺,牙齿一咬才知道已十分软烂——原来蒸这个肉,要蒸1.5小时,而且肉质不会有一点骚味——壹号土猪果然有农家放养土猪的风味。
其实各大湘菜馆,来到广东,已对出品作出了一些改良,以适应这边的气候水土和人们的饮食习惯,例如湘宴会,也推出了很多广式汤水,以壹号土猪龙骨配虫草花蒸的汤,最受欢迎。除了上述两种食材,以及姜片外,再没有添加他物,大火蒸2-3小时,简单却又真材实料的汤水,而且花时间花心机。
论辣度,一菜还有一菜高
广东人吃鱼要清蒸,但嗜辣的湖南人,连鱼也不放过,也要将辛辣,加之于其身上。干锅黄骨鱼,于传统的广东人来说,这样做,未免浪费了鱼,但于喜欢吃辣的人来说,却是香口辛辣,十分过瘾。皆因黄骨鱼要先过油,令表皮焦黄带脆,然后倒入秘制汤汁,收汁后即可上桌。至于那秘制汤汁,则蕴藏了湘式美味,乡下剁辣椒、紫苏、香辣酱,还有厨邦蒸鱼豉油和厨邦鸡粉,湖南的香料加上广东晒釀的酱料,碰撞出一盘的鲜辣香口。鱼炸过,特能吸收酱汁,入味自然不在话下;里面的鱼肉则保持嫩滑,吃的时候,再蘸一蘸盘中的汤汁,那就风味更佳了。
昔日这里的金鼎牛肉,口味比较接近广东,像只是加了点辣的粤菜。但这次再来品尝,发觉已回归湘菜本质,变得又香又辣了。大厨选用的是牛肋排,因其有肉有筋,口感丰富。必须要冲水一个小时,将其冲洗干净,然后切片,放姜、八角、桂皮、干黄辣椒等炒香,再加入豆瓣酱和高度白酒,加水焖,再放入高压锅将其压熟,所以无需担心牛肉会韧。不过其软滑温柔的口感,却藏着刺激的辛辣,就如那些长得水灵娇小的湘妹子,看似温柔娇弱,干起事来,却风风火火。
不过这辣度,对于老醋茼蒿来说,真是小儿科。大厨说调味很简单,只有厨邦酱油和老醋,再加上新鲜的小米辣椒,要做得好吃,酱油鲜中有老醋香,辣椒的辣度又不会掩盖其他味道,关键就是看比例。不过小米椒的辣度实在惊人,个子小小的它,在碟中不过细细碎碎地有一些,在茼蒿当中,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但只要它一碰到舌头,整个人就会辣得为之一振,然后脸上的汗珠,就慢慢地渗了出来了。
我这胃口,还是经不起火辣的挑战,只好夹起一块千页豆腐以示投降。幸好,还有这种不辣的菜式,可以慰藉我惊魂未定的肠胃。豆腐切成薄薄的一片片,口感很特别,十分弹牙,并非鲜豆腐的嫩滑,也非老豆腐的软韧,口感可谓集两者之大全,深得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