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珠江三角洲饮食文化中,每逢新春佳节都流行着寓意厚望的菜式,寄语吉祥,其中盆菜流传最为广泛。相传在南宋末年,宋朝皇帝和群臣被元军入京追杀,一直南逃到中山横门,经伶仃洋,乘船到达香港九龙。当行至现在中山的一个村庄时,人疲马倦,饥寒交迫。这时村民突然获悉皇帝驾到,个个都兴高采烈。但是用什么饭菜来款待皇帝呢?村民十分尴尬。在村长的提议下,每户村民各自提供自家菜,凑起有鸡、鹅、猪、鱼、海味、蔬菜等烹制后的菜式,然后用木盆盛装着送到祠堂招待皇帝,久饿潦倒的皇帝和官兵边吃边赞,痛快地吃了一顿,连声赞好,最后皇帝问村长这道叫什么菜?村长急中生计随口而出:用木盆装的菜就称为“盆菜”吧。皇帝听后大为赞赏,连声致谢:祝福村民五谷丰登,天天盆满钵满。从此盆菜在中山、珠海一带沿珠江三角洲流行起来。
盆菜是粤菜中的一道特色菜,它可供多人吃用,传统的盆菜一般有白切鸡、烧肉、烧鹅、鱿鱼、冬菇、发菜、虾米、猪肠、鱼饼、焖鸭、鱼肚、海参、莲藕、粉丝、支竹、生菜等,而这些熟食原料,都运用了粤菜的烹调法,烧、卤、浸、煎、炒、焖、扣。更为讲究的是层层不同,味味新鲜,越吃越有味,真是回味无穷……
在新春来临之际,天天渔村在继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特别推出由广东烹饪名师精心设计的盆菜,为中山市民提供饶有特色的食趣,寓意财源广进———天天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