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带来人间最美的微笑,她们给予人间最暖的怀抱,精心呵护,耐心教导,即使没有血缘关系,她们仍用母爱温暖着这群孩子。
中山市儿童福利院内454名残孤儿童大多缺乏一个完整的家。但随着一个个模拟家庭的搭建,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爱心妈妈”,获得了一份尤为珍贵的情感礼物。
今天向我们讲述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中山市儿童福利院的“爱心妈妈”——施建平,她和她的4个孩子,院里孩子们的故事……
第24期 模拟家庭中的“爱心妈妈”
壹
初见面:你好,我是你的“爱心妈妈”
“我自己其实很喜欢小孩子,当时中山市儿童福利院招‘爱心妈妈’,我就想来试试。如果是因为赚钱,我就绝不会来这里,我来到这儿工作除了喜欢孩子之外,也弥补我自己的孩子由老辈人带大的遗憾,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觉得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更需要人关爱。”
来自新疆的施建平是中山市儿童福利院的第一期“爱心妈妈”,再一次当“妈妈”其实也并不容易。一下子四个孩子,也让平姐一个头两个大。
施建平:
最小的5岁,最大的13岁。老二、老三还比较听话。但最小的孩子小智自理能力差,较任性,爱动手打人;老大阿知精明,倔强,刚接触便乱扔东西……
刚接触的第一个月,一向孤独的孩子们,对于这位新妈妈也不知所措。平姐也想过放弃,实在太难带了!
家规·培养好习惯
所幸的是,中山市儿童福利院给每个家庭配有社工,在社工的指导下,施建平与孩子共同制定“家规”,从生活里一件一件地培养起孩子们的好习惯。
一年相处下来,现在四个孩子,已经把平姐当成自己的妈妈。
“他们开始知道妈妈的辛苦,知道我有时候批评他们是为了他们好,他们性格都变了。从缺爱,恐惧爱的孩子,变成懂得分享爱的孩子。我很感动,我觉得这是最成功的。”
贰
照顾孩子的24小时,每时每刻都要关心到位
中山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有的很调皮、很的懂事,但他们心里都渴望,你去关注到他们的存在,渴望一个拥抱。
施建平:
很多人觉得我们一天24小时都在院里当妈妈,照顾四个孩子也不算辛苦。但这些孩子更敏感。尽管最大的孩子都13岁了,但是我每天都要抱抱他们,睡觉的时候还要点点他们鼻子,拍拍他们背。少做一下,孩子们心里会担心妈妈是不是不爱他们了。
“爱心妈妈”的日常
“爱心妈妈”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份职业。平姐一周有一天的时间休息,但这一天也只有8个小时而已。一个月来,也就只有32个小时是可以到外面处理自己的事情。其他的时间都围绕着孩子。
你是不能分心的。他们比普通的孩子心里更加敏感。你要花更多的心思。他们很害怕妈妈说出不要他们的这句话。”
福利院里面的每一个孩子,都渴求进入模拟家庭,有自己的“爱心妈妈”。
叁
拥有爱的“小家”是和美社会“大家”的小单元
“我们几个家庭的孩子都会组织出来玩。”平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不再局限于小小的院里,能够克服自己心理上的“疙瘩”,开朗地面对这个世界,融入社会。
施建平:
我有时候也会带他们和我自己家的孩子一起玩。我自己的孩子已经20多岁了,不用我照顾了,有时候也帮我的忙,照顾他们,是他们的“爱心哥哥”。
除了平姐,中山市儿童福利院爱心之家已经组建起7个家庭,28名残孤儿童在模拟家庭中重新获得爱。中山市儿童福利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模拟家庭的建设也是他们探索为残孤儿童健康成长所做出的尝试。一个模拟家庭的组建不仅仅是招募一位“爱心妈妈”、“爱心爸爸”这么简单,家庭里的家具、厨具、电器都是爱心企业捐赠的。除了硬件的支持,许多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个性化需求也通过社会爱心机构得到满足。
让许多孩子更感动的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队伍对模拟家庭的持续关爱,其中乐心志愿者服务队从去年11月开始,每周都过来与孩子们一起玩乐,陪伴他们成长。
看着这些孩子从争抢爱心物资,见到陌生人不敢打招呼……到慢慢懂得分享,懂得与人沟通,才知道母爱的力量是这样影响着这些小生命。
“看着这些变化,我们这些‘爱心妈妈’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会告诉他们,无论他们的亲生母亲因为何种原因不能照顾他们,但社会还有很多人爱着你们。希望你们健康成长。即便有一天我不做这份工作,我也是你们一辈子的‘妈妈’,想见证你们人生以后每一个瞬间……”
同时平姐也希望,更多的爱心集体和个人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山市儿童福利院“爱心之家”的建设,让社会大家庭的关爱,照亮这群孩子人生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