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8人次进馆“打卡”畅享阅读“盛宴”-亚博安卓下载

中山镜头
新中山纪念图书馆试运行首日,以“宽敞舒适”“高颜值”“有内涵”等备受市民青睐
5558人次进馆“打卡”畅享阅读“盛宴”
发布时间:2019-11-13 来源:中山日报

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53周年纪念日,备受瞩目的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正式试运行,截至发稿时,昨日5558人次走入图书馆,感受新馆风貌。“宽敞舒适”“高颜值”“有内涵”“新地标、新打卡点”……市民们在逛图书馆时如此评价。纪念图书馆建筑设计方团队表示,新馆建成开放只是这本“城市大书”翻开了第一页,而为图书馆赋能、赋魂的还是广大市民。这与中山纪念图书馆馆长吕梅的想法不约而同,“希望市民真正走进图书馆,感受它、用好它,与它一起成长,因为市民才是这座图书馆真正的主人”。


   昨天,新馆大门入口处国内最大的室内马赛克壁画《香山星座》和孙中山先生塑像同时亮相,吸引许多市民前来打卡拍照。

现场

市民争相打卡 感受新馆氛围

在昨日图书馆新馆启用开幕式上,孙中山先生曾侄孙孙必达先生特地赶来看馆,他告诉大家,孙中山先生一生都非常喜欢读书,和图书馆的渊源颇深,与图书馆结下了深厚的缘分。13岁从檀香山的图书馆开始,孙中山先生就走进了图书馆的殿堂。即便在伦敦避难,他仍徜徉于大英博物院图书馆博览群书;后来1918年到上海时,孙中山先生准备著述《建国方略》,除了在上海的图书馆查阅资料外,他还大量购书、在自己的住宅打造图书馆。被同时代人誉为“手不释卷”“无不博览”的表率,他曾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

“1935年,中山县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在中山海外同志社遗址东侧筹建中山纪念图书馆。后来宋庆龄先生亲自题写了馆名——中山纪念图书馆,这也是今天新馆的题名。80多年来,从最早800多平方米的馆舍发展到今天5万多平方米的新馆,我感到非常欣慰,深深感到与孙中山先生连结的不仅仅是血脉,更是好读书精神在伟人故里的传承与发扬。”孙必达先生说,新馆空间布局大气恢弘、设施温馨舒适,为市民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相信中山纪念图书馆会越来越好。

开馆第一天,众多市民走进图书馆品书香。刚刚在负一楼停好车,林女士就拎着绿色的布袋子来到了位于图书馆一楼的总服务台,“这里可以还书吗?”林女士的袋子里装满了图书,手里还拿着两张读者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不到1分钟,林女士就将19本书全部归还完毕。

平时喜欢阅读的林女士,时常带着家里的两个孩子一起去中山纪念图书馆华凯分馆看书。对于她来说,图书馆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好场所,更便利了家庭生活,“有时候我们要出去办事,就会把孩子放在图书馆,既安全又放心”。而为了能多借一些书籍,林女士更是办了好几种借书卡,每周去一次。“之前在华凯那边儿,停车太不方便了,经常被抄牌,但现在完全不担心了。”看到了新场馆的环境,林女士最大的感触就是“大”“漂亮”,而充足的停车位更是让她十分安心。“新馆做得特别有文化味,到处都可见壁画、彩色玻璃墙,还有很多供人休息看书的座位,进来以后感觉很舒服。”林女士表示,图书馆最重要的还是环境和书籍的质量,“这样我们市民才能有更好的阅读享受。周末我也会带着孩子好好逛逛新馆,太多空间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在一楼的自助借还及办卡一体机前,众多市民正排队在此办理新证,“太方便了,刷脸、刷卡,一分钟搞定。”在兴中园刚锻炼完身体的刘老伯正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办新卡,他告诉记者,从今往后,他来兴中园,除了能锻炼身体外,还能走进图书馆看书,一举两得,“要把家人都带过来看书”。


   带着孩子来新馆的父母还真不少,甚至有家长声称,周末再带孩子好好逛逛,太多空间等着去发现……


   新馆特别有文化味,到处都可见壁画、彩色玻璃墙,还有很多供人休息看书的座位,进来以后感觉很舒服。


   新馆里的硬核黑科技吸引着大家去体验、去探索。


   馆藏容量达320万册,阅览座位2000个,无线wifi全覆盖……还没有见识过新馆的你,是不是迫不及待了呢?

畅想

新馆开放是开始 未来靠市民塑造

在位于图书馆一楼的自助图书馆中山书房,退休职工黄锐军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透明的橱窗,从地板到天花板的大书架,让人仿佛置身书籍的宝库。在感叹书房宽敞之余,黄锐军也提出图书馆的环境硬件很重要,但他更在乎的是图书馆的内涵。“在美国,市民去图书馆就像我们去茶馆那样。”回忆起自己在美国居住的十几年日子,黄锐军介绍道,每天,他都能看到当地市民去图书馆里坐坐,那里的图书馆不大,但环境很舒适,总是密密麻麻挤满了人。而他就算看不懂,也会被氛围感染,去图书馆里转转。“我希望新馆运行之后,能多开展分享会、研讨会、读书会等互动项目,不要变成书的仓库,而是人交流的空间,让图书馆成为人们学习知识的天堂,真正‘活’起来。”

而在下午的沙龙现场,设计师团队们也一致表示:“图书馆的建成开放是一个开始,它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模样,需要中山市民们自己思考和决定。我们希望每一个市民都能走进来,从馆内发现不一样的惊喜,用好它,让它充满活力。”

中山纪念图书馆馆长吕梅对此深表赞同,她表示,中山纪念图书馆致力于打造”城市会客厅、市民大书房、文化休闲驿站”,充当全市文献资源中心、知识媒体中心、信息资源交互平台、青少年阅读体验基地,并成为“藏、借、阅、查、咨、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在广大建设者的努力下,一座“建筑面积达57660平方米,馆藏容量达320万册,阅览座位2000个,无线wifi全覆盖,rfid技术助力图书借阅管理智能化,自动分拣系统实现图书分拣运送自动化等”的现代化图书馆矗立在了我们的眼前。“但这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未来图书馆什么样,要靠广大读者一起塑造。”

吕梅特别介绍,从10月18日至今,26天,约80支志愿者队伍、1500多人次来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数逾4000小时。从中学生到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中间有党员、有群众、有公务员、有各行各业和社会团体、有高层次人才,他们参与图书搬运、标签黏贴、数据录入、分类上架、图书整理等工作,体现了“市民大书房”的主人翁精神和“博爱、包容、创新、和谐”的城市精神。

“大家的热情让我们感动,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未来我们将充分利用新场馆、新空间、新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深度挖掘、分析读者需求,提供高质量、精准化的阅读服务,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围绕图书馆社会教育、阅读推广的使命,树立市民的阅读意识、信息意识、科学意识;培养阅读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科学素养;培育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创新能力。”吕梅同时也表示,希望图书馆具备藏书、借还书等基本功能之外,还能实现大家休闲、交流的空间功能,“来图书馆是一个放松的事情,哪怕不是过来看书,在忙碌工作后来图书馆转一转、发发呆,感受一下文化气氛都好。”


   昨日,“建筑之美——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设计与建造之美沙龙”与“艺术之美——中山纪念图书馆大型室内壁画及彩玻画创作艺术沙龙”在新馆举行。

专访

设计师几易其稿 用中山元素造新馆

昨日下午,新图书馆的第一场活动——“建筑之美——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设计与建造之美沙龙”与“艺术之美——中山纪念图书馆大型室内壁画及彩玻画创作艺术沙龙”在新馆举行,图书馆邀请了新馆设计方——株式会社日本设计、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团队专家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唐晖教授团队来到现场与市民读者交流互动,分享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设计建设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解读中山纪念图书馆建筑空间和环境景观的文化内涵,中山纪念图书馆系列壁画、雕塑等的艺术创作历程,让读者了解这些艺术品的前世今生。

作为近年来中山市最大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由株式会社日本设计、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其中新馆设计几易其稿,造型经历了蛋形、酒桶型等多次变化,最后以翻开的书页造型出现在市民眼前。“从与兴中道垂直到与兴中道平行,图书馆变更后的设计与周围建筑和环境更好融合,大门朝东,紫气东来。而整个设计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气派、岭南特色、中山元素的理念。”在沙龙上,株式会社日本设计国际项目群主管石林大介绍。

如今,从远处眺望的中山纪念图书馆并没有巨大建筑的厚重感,宛若一个绿地中的骑楼,显得轻盈空灵,这得益于新馆的挑空中庭和多立柱设计。“因为广东的夏季阳光强烈、阵雨多,我们从岭南独特的骑楼中得到灵感,给新馆设计了一个大屋檐,给读者遮阳、挡雨,也给图书馆的户外活动提供场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郑兵也表示,在深化设计阶段,他们也尽量从人本主义出发,为市民读者提供更方便、好用的空间。

此外,针对新馆贴近兴中园的特点,设计团队制定了“公园中的图书馆”目标,先造园,后建馆。“先种植树木,这样图书馆建成后,图书馆就能和周围浓密的树荫紧紧相融在一起,此外,我们还尽可能地保留场地上原有的树木,从负一层到地上,再到大屋檐、天台,多屋绿化,形成层次丰富的绿化效果,我们还给新馆安装了蓄水草皮、雨水收集系统等绿色智能装置,让绿化更节能。”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丁蓉介绍。

如今,走进图书馆,稍稍抬头就会被馆内层层叠叠的“空中花园”所吸引。大到四楼布满绿地的室外平台,小到各楼层走道外延伸到空中的绿色枝条,整个场馆无不被绿色覆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山纪念图书馆室外绿化面积比建筑面积更大,这在全国的公共服务设施中都很少见的,可见我们的政府对于绿色生态的重视。”丁蓉表示。

图书馆开馆当天,大门入口处国内最大的室内马赛克壁画《香山星座》和孙中山先生塑像也同时亮相,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打卡拍照,大家为艺术作品的恢弘与精致交口称赞。在《香山星座》中,富有中山特色的凤凰花如点点火苗在画面上绽放,陆皓东、郑观应、方成、古元等26位香山先贤出现在壁画之上,乘坐两旁的扶梯观赏,画卷便仿佛流动的卷轴,将中山的历史一一展现在观者眼前。

这幅42.6米高的画卷由60多名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师傅利用200万颗小小的马赛克,耗时3个多月制作完成。作为少见的室内人像马赛克壁画,《香山星座》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沙龙上,负责壁画制作的中央美术学院唐晖教授介绍说,获得业界认可和中山市民赞许的《香山星座》在创作时面临的却是一个“不完美”的创作空间。“我们是在新馆建设后期才参与到建筑的艺术创作中,此时留给我们创作壁画的就是这样一个狭窄、高大的空间,预留的观赏距离等条件也不是壁画创作的完美条件。此前,设计方打算在这里制作一面植物墙,但考虑到维护问题就否决了,经过商议,才换成了马赛克壁画。”

这个“命题作文”对于创作团队来说既是困难也是机遇,唐晖的团队将人物放置于20世纪至今的大时代背景下,从下至上巧妙铺排,利用电梯的高度和远近差以及天顶自然采光给《香山星座》赋予了独特灵活的欣赏体验。

在壁画前方,一座孙中山铜像静静伫立在高高的白色石柱上。孙中山身着西装、手捧一本翻开的书本目视远方。中央美术学院博士韩晓东在制作这件雕像时曾与孙中山的曾侄孙孙必达交流。“孙必达观看设计后告诉我,我给孙中山设计的西服和其在伦敦蒙难时的服饰十分相像,也就是在这段时期,孙中山大量阅读中西经典,思维激荡,书写了《建国方略》,这个形象其实就是我心目中孙先生的样子。”韩晓东说。

除了入口处的壁画和雕塑外,在1至6层,具有岭南风格的彩色玻璃墙也吸引了众人目光。每层玻璃墙以柔和清透的色调和自然风光构造清新画面,营造轻松安逸的阅读氛围。“现代建筑大多是钢筋水泥做成,感觉很冰冷,而艺术的作用就是让它温暖起来,希望我们的这些作品带给中山市民的就是这种温暖的感觉。”


   像这样充满艺术感、与图书相融合的楼梯随处可见。

亚博安卓下载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亚博安卓下载的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亚博安卓下载的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亚博安卓下载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