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小儿随访门诊又来了一对焦虑的年轻父母,母亲抱着出生一个多月大的小婴儿,小婴儿满脸的红色疹子,部分疹子表面还有液体渗出。母亲焦虑地说:“黄医生,我这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脸出红疹,且经常哭闹,很难哄,大便次数很多,经常呕奶…”。
小儿随访门诊中,每天都会有这种状况的小婴儿前来就诊——其实这是一例我们最常见的牛奶蛋白过敏病例。
根据2015年,《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0-24月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总现患率为12.9%,2岁以下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婴幼儿比例高达40.9%。
过敏对家庭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在如今中国的家庭结构里,宝宝不舒服会影响宝宝睡眠,这需要家长更多的照顾,家长的睡眠也会不好了,担心宝宝的痛苦,时间长容易出现焦虑,最后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在临床中,我们常常见到很多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父母都比较焦虑。
何为牛奶蛋白过敏?
这是机体对一种或几种牛奶蛋白质发生的免疫反应。
宝宝为什么会过敏呢?
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从上述图片我们可以知道过敏的预防从母亲孕期就应该开始了。
正常饮食的妈妈纯母乳喂养婴儿是防治牛奶蛋白过敏的“金标准”。因为来源于母乳的蛋白质为同种蛋白质,且母乳中含有用的细胞因子、有正常菌群。
牛奶蛋白过敏症状最常见表现
在临床上我们会见到过敏的婴儿会因为湿疹出现瘙痒、烦躁不安,因为腹痛而哭闹,还有呕吐、腹泻、便秘、便血、拒食、体重不长等等。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我是纯母乳喂养,为什么还会出现湿疹等过敏症状呢?
这是因为母乳中含外源性蛋白质片段,可引起过敏。母亲的膳食是导致婴儿过敏的常见原因。
最常见的八种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治方案国际上有很多方案,都大同小异。
对于纯母乳喂养的过敏婴儿,主要采取膳食回避2-4周,膳食回避无效可暂停母乳喂养2周,同时要保持泌乳,停母乳有效病例,可根据过敏程度决定是否停母乳喂养,轻中度过敏可继续母乳喂养。出现严重症状才考虑停母乳喂养。婴儿转奶应食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并且固体食物中不含有牛奶蛋白,持续时间至少6月。
对于轻中度牛奶配方奶粉喂养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同样需要进行母亲的膳食回避及应用氨基酸奶粉喂养2-4周,如果症状有改善,可在临床观察下进行激发试验以进行确诊(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确诊的病例,建议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进行喂养。
对于严重的病例,比如重度湿疹、喂养后出现严重肠道出血、呕吐,发育不良的婴儿,必须在有经验的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喂养。
更多家长可能会更关心:“婴儿牛奶蛋白过敏会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呢?”
随着婴儿免疫功能的逐渐完善,以及循序渐进的合理喂养,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但是在有牛奶蛋白过敏史的儿童中,患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比一般人群更常见。
最后给母亲的重要建议:
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切忌随便听信某个商店销售员的建议。